“你有 Clubhouse 邀请码吗?”这句话在最近几天取代“核酸了吗”,成为又一流行密语。
Clubhouse 是一款从硅谷火到国内的“多人实时在线语音群聊”APP,目前用户数已超 500 万,估值达 10 亿美元。而硅谷“钢铁侠”马斯克的直播,为其带来新一轮用户增长高峰,一个邀请码在 eBay 甚至被炒到 100 美元。
在 Clubhouse 里,用户只能语音,没有弹幕,不能录屏,不能录音,听后即焚。主持人创建房间后,跟嘉宾聊天,听众可旁听,三种身份经主持人同意后还可转换。
Clubhouse 的火爆,最初无疑得益于马斯克。但 Clubhouse 现在仍然没有开放注册,只允许已注册用户邀请两个新用户,而且,必须是 iPhone 用户,邀请的方式是,把你要邀请的人的电话号码存进你的通讯录。
繁琐的流程、经济条件,筛选出了小众目标用户。现在国内玩这个的,多是币圈、投资圈、科技圈等。业内甚至认为,热潮之下,一个月之内,中国会诞生十来个声音社交工具,但我并不看好这次的拿来主义。
就 Clubhouse 本身而言,当下的高冷、小众特征,是其重要吸引点,但必然反过来限制其规模。而互联网的特征就是边际成本低,低成本扩张带来规模性与利润,拥抱规模,才能拥抱发展。
而且,Clubhouse 虽然号称社交,但它并没有建立社交关系,是依靠话题而聚集,并非人本身的聚集,这必然影响到用户黏性。从马斯克带货 Clubhouse 来看,其最终也会走向规模这条道路。如果 Clubhouse 顺着这个逻辑走,放弃高冷路线,就必然放弃高端带来的吸引力。
在中国,其实有过成熟的语音房产品和商业模式,不少人就说,在 Clubhouse 里看到了 YY 的影子。所以,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,Clubhouse 的模式,在中国已经验证过了。类似 Clubhouse 的 APP 递爪,一开始热度也很高,而现在很多局都没人讲话,已经冷下来了。
冷下来是合乎逻辑的。相对局限、小众的用户,保证了聊天、沟通的质量。但不是所有用户都善于当众表达,至于议事规则、对讨论者的尊重,在一个陌生聊天室里也很难建立。此外,Clubhouse 依据话题而聚集,监管也是一个重要问题。Clubhouse 有“听后即焚”的特征,面对各国不同的监管力度,其成本的变化会很大。
我觉得 Clubhouse 真正有价值的启示更加抽象,那就是如何做减法。所谓语音,本质上是做减法,比文字群聊更简单,成本更低。另一个减法是用户的减法,克服边际成本低带来的内生性的扩张冲动,聚焦精英用户。
我觉得,如果说 Clubhouse 提出了某些有意义的方向的话,重要的不是技术形式,而是社交应用的小而美模式。当然,小而美是好的,也足以支持一家公司,一份事业,但注定是达不到那些大众公司的规模的。
□刘远举(专栏作家)
*** 次数:10600 已用完,请联系开发者***
2.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、安全性和完整性,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!如有链接无法下载、失效或广告,请联系客服处理,有奖励!
3.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,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!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,与本站无关,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!
4.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,您可以投稿发布,成功分享后有★币奖励和额外收入!
IO 源码网 » 高冷、小众、有监管,Clubhouse注定在中国水土不服
常见问题FAQ
- 免费下载或者VIP会员专享资源能否直接商用?
-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,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,请勿直接商用。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,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。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。
- 提示下载完但解压或打开不了?
- 找不到素材资源介绍文章里的示例图片?
- IO源码吧